干细胞R﹠D  
GMP级干细胞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干细胞R﹠D>GMP级干细胞库
科技动态
 
胰腺干细胞
日期:2013-11-11  浏览次数:411

一、胰腺干细胞的来源

      在胰腺中存在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祖细胞,这群细胞在体外能够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胰岛细胞特性的细胞,从而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潜在细胞来源。胰腺干细胞可能存在于胰腺导管附近及其周围、胰岛内和腺泡中,还可能存在于胰腺外,甚至于肝脏中。
二、胰腺干细胞研究进展
      2000年,Ramyia等通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从培养的胰腺导管中获得胰腺干细胞,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能够逆转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2000年,Fernanders et al 发现成鼠胰腺导管上皮内的干细胞不具备胚胎胰腺干细胞的所有抗原标志,二者可能起源于PDX-1 阳性干细胞的不同亚群。
      2001年,Zulewski等人从胰腺中分离到nestin阳性细胞,将其命名为NIPs,并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可自发形成类胰岛细胞团。
      2002年,Gu et al认为胚胎及成鼠中NGN3阳性细胞是胰岛的祖细胞。因此,NGN3可能是胰腺干细胞标志物之一。
      2004年,Atsushi Suzuki 等用流式细胞仪在成年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检测到C-Met蛋白的表达,但该蛋白在胰腺发育各阶段的表达及细胞组织学定位,未见明确报导。
      2008年,Xiao,et,al等从人胎胰组织中提取胰腺干细胞,将其移植到STZ大鼠肾囊中,可以使降低大鼠血糖,延长大鼠寿命。
      2010年,Zang et al等从胰岛中获得胰腺祖细胞,将其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肾包膜下,在小鼠血液中可以检测到人类C肽,可以降低小鼠血糖。
      2010年,Li M et al等从大鼠获得胰腺祖细胞,体外扩增后,将其移植到STZ大鼠门静脉中,可以使大鼠血糖能够恢复正常,体重增加。
三、胰腺干细胞临床应用前景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几乎所有I型糖尿病和部分II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患者不但遭受胰岛素注射所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而且又不能完全控制血糖稳定并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重建内源性胰岛分泌系统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移植胰腺后生存率和移植功能存活率逐渐提高,但胰腺单独移植存活率低,只有与肾脏或其他脏器联合移植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所以。尽管胰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求条件高,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还受到供体短缺、免疫排斥等限制,故难以作为常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胰岛和干细胞的深人性研究,为糖尿病治疗提出新的材料来源。
      胰岛干细胞的培养和诱导分化可以获得大量的胰岛细胞,使得有望解决胰岛细胞来源缺乏的问题。但有许多因素限制成体干细胞的应用:如诱导分化得到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小于正常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如何保持胰岛细胞增殖和分泌之间的平衡,增殖好的细胞不能有效的分泌胰岛素,而有效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不能很好的增殖。
      相信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胰岛干细胞的应用将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上一篇:肾脏干细胞
下一篇:肝脏干细胞
OEM:201107272203261305